本文内容来自于本人过去在担任“糗事百科”技术负责人的时候,与创始人王坚之间的一些讨论。那时候总结的这些经验,现在已经逐渐应用到了“博聆网”上。
Date: Fri, Aug 27, 2010 at 9:54 AM
标题所提到的四个操作,是在当今SNS中时常出现的4种操作,
- like,喜欢:用户用来标注是否觉得某个条目好。
Facebook、Google Reader和Google Buzz都有这种功能。扩展开来说,“不喜欢” 也是属于这类功能,如糗事百科的顶和拍都算;再扩展一点, 有些网站给条目打分,如豆瓣, HotorNot也应该算是这类功能。有些网站中, 不好区分喜欢的对象是文章本身还是文章中表述的人和事, 所以像cnbeta把这两样东西给区分开来了。 - share,分享:最热门的分享功能是如今的Retweet,
Google Buzz上叫做“重新共享”,用来将某个别人的条目, 推荐给自己的好友看,将内容传播出去。 - star,收藏:用户用来标记某个条目,便于以后的回顾和查找。
star功能往往伴随着标签功能,因为没有标签的整理, 收藏的价值就少了,用户很难从大量的收藏中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。 - watch,关注:有些条目会有互动的评论等后续操作,
用户通过关注功能,可以获取该条目后续的更新通知。如评论回复, Wiki的页面改动等等。 有很多时候往往watch和star功能是做一起的, 或者是作为其他功能隐含出现,比如Google Buzz中,你回复了某个帖子, 那么他默认会将该帖子的更新投递到你的邮箱中。
现在我思考的问题就是,这四个操作直接有重叠,但是却不尽相同。
就我个人使用Google Reader的经验来看,我是这样使用这些操作的。(
- 对于那些对我学习能力有帮助的条目,
对于可能有帮助还没来得及看的条目,我使用star功能。 看完之后,如果觉得不需要了,取消star,如果觉得不错, 可能还要加几个标签分个类。 - 看过的条目中,对其他人的切身利益的条目,如一些社会现象;
对其他人的工作可能有帮助的,使用share功能。 - 看过的条目中,觉得好的,再使用like功能。
其实很多时候我个人也不完全按照这个去做,
这四个功能在如今的SNS中往往是重叠的。
比如,有时候以上4个操作都可以是完全透明的,
再考虑watch和star,糗事百科上的收藏其实就是关注。
那么这四个操作,我有这样一个思路:
like和share是公开操作,别人可以看到是谁操作的,
后记
现在包括现在流行的pinterest模式,也是将喜欢和收藏区分开来,收藏必须选择一个收藏夹,Pinterest中,收藏是Repin,收藏夹则是Pinboard。当然豆瓣也许更早地通过豆列来区分这种功能,但是却跟标签有所冲突。
写的不错。
ps:一切都围绕star展开。